- This topic has 0 則回覆, 1 個參與人, and was last updated 2 years, 9 months 前 by
覺察.
雙生紫焰論壇
雙生紫焰評論區
-
作者文章
-
2020-12-21 9:20 上午 #17034
建立觀察者的視角,擺脫魁儡角色的操控
觀察者的角度就是玩家視角
莫子:
這集我們要來聊一聊觀察者的角度,我們從來沒有把觀察者的角度列為一集來討論,這一集就來討論,可能一集還討論不完,不過我們就從這邊開始,之前一直講到觀察者角度,提了很多次,但是沒有很深入去探討這個東西,在故事裡面,不需要觀察者的角度,你需要的只是人物的角度,其實大家都在用人物的角度在生存,都沒有用觀察者的角度在生存。在遊戲裡面只需要人物的角度,我只需要把我當成莫子,然後就過著莫子的生活。
莫子要幹嘛,莫子想做什麼,莫子吃什麼啊……,整天就是過著這個人物的生活這樣,我只需要用這個人物角度去看世界,就結束了啊。但問題來了,就是你要當超級玩家,光用這個人物角度就沒辦法,你不是GM,你不能想幹嘛就幹嘛,想顯化什麼就顯化什麼,想做什麼都不能做什麼,想要成就什麼就不能成就什麼,甚至你想要修行,要開悟要回家,還是不行啊!在人物的角度下你要幹嘛都不行,受到這個束縛,所以我們分享的就是如何跳出束縛,才講到這個觀察者的角度。
觀察者的角度,它到底是什麼?它就是玩家視角。所以玩家視角顧名思義就是,你變成玩家角度在看待世界,看待你的人物。這時候你就有一種超然的角度,就可以盡情的遊戲,只有玩家可以盡情的遊戲,在遊戲裡面人物是盡情的被玩,所以我們人都是被玩的,就被自己的頭腦玩,然後被社會玩,被世界玩,什麼都不能隨心所欲,想要幹嘛什麼都不行,又被玩。
一定被玩啊,因為我們就是故事遊戲裡的那個角色,角色不就是被玩的嘛,角色不被玩,那怎麼會是角色呢?所以遊戲裡的角色真的就是被玩的,所以我們不要想說我們的人生好苦啊一直被玩!
喬喬:
一直被玩,它本來就被玩的嘛…..
莫子:
它本來就被玩啊,這個遊戲裡的人物不是被玩,它就不存在,它存在目的就是被玩,所以也不用感慨說,啊!蒼天玩弄我,那本來就被玩的,我們要不被玩,那麼就跳出來吧!
清明夢自主檢視觀察者的角度
喬喬:
如何跳出來?
莫子:
如何跳出來?觀察者的角度,我們要修行,然後要回家,離不開這個觀察者的角度,因為就要跳出這個遊戲、跳出故事,所以離不開這個觀察者的角度,我們要在遊戲裡面如魚得水的顯化,也離不開這個觀察者的角度。
觀察者的角度很重要,我們沒有觀察者的角度,我們完全被鎖死在故事裡、遊戲裡,我們用一個東西來檢驗就知道了,就是我們在夢裡面能夠自主嗎?不行,當然我們會覺得說,只要有清醒夢的經驗,我們就可以自主我們的夢境,但是你有辦法每一天都清醒夢嗎?沒有辦法!
你要睡著的時候,你有辦法看到你自己要睡著嗎?你要醒過來,你有辦法看著自己醒過來嗎?沒辦法!因為我們不在這個觀察者的視角,我們沒有堅固這個觀察者視角,所以等到我們兩腿一伸的那一天來的時候,跟我們做夢一樣,我們沒辦法看著自己進入夢境,我們也沒辦法看著自己經歷整個死亡的過程,我們會有一個昏迷的階段,這個就是你沒辦法去掌握生、掌握死,你沒辦法去控制的原因,就是你沒有辦法保持這個觀察者的角度。
清明夢其實跟死亡之後能夠自主,有很大的關係,就是你能夠看著自己進入夢境,在夢境裡面,知道自己在做夢,並且在出夢的時候,你能看著自己出夢醒過來,你能夠掌握這個,大概就對超越生死有一點點眉目了。當我們的觀察者角度,如果能夠很堅固的時候,你是能夠看著自己睡著,然後看著自己做夢。
當然看著自己做夢的時候,你就可以隨心所欲的控制夢境,然後你也可以繼續看著自己醒過來,如果你功夫有達到這樣的一個階段,你稍為就對超越生死有一點點眉目,為什麼說一點點,而不是已經成功了,因為死亡的時候,所感受到的精神、還有意識的強度,是夢中的很多倍,所以你具備了夢中能夠完全自主,你就稍微能夠有可能在死亡之後能夠自主,死亡之後自主的作用是什麼?就是我愛入胎就入胎,我愛不入胎就不入胎,我愛到哪裡就到哪裡,你是一個自由的,那你是一個玩家,你是自由的,你在那時候也可以回家就不玩了。
這樣才能夠是一個對生命,完全自主的一個狀態,那活著的時候,你如果有觀察者的角度,你就可以看到自己每一分、每一秒起心動念,一跑出什麼念頭,如果你不給予它能量,它就會消失。那你就不會去顯化出你不要的,你看到你想要的,你就可以給予能量,讓它產生感覺,你就可以去顯化你想要的,甚至你可以去營造、製造。
喬喬:
那如果不要的已經出現了呢?
莫子:
如果不要的已經出現,你只要不跟隨它,不給予它能量,它只是一個瞬間的念頭,那你看著它,它就不見了……
觀察者角度是生活要產生自由重要的東西
喬喬:
是不解釋嗎?
莫子:
觀察者其實他本身就沒有解釋,就是不解釋。觀察者其實只是觀察,他沒有解釋。那你看著它,不跟隨它,就沒有延伸那個解釋,其實它就沒有了,就是等於不解釋。所以你就不會顯化出下次你不想要的情境,你可以去跟隨你想要的情境,可以去結束你不想要的情境,那你就會隨心所欲的顯化。
所以活著的時候,你可以隨心所欲的顯化,然後到了死的時候,你也可以完全自主,所以這個觀察者角度,就是我們生活要產生最大自由的最重要的一個東西。
喬喬:
那像我們不是一直在跟他人解釋嘛,那我們一直解釋、一直解釋,代表我們沒有觀察者角度嗎?
莫子:
我們是站在觀察的角度去運用我們的思維,運用我們的語言去跟人家解釋,重點就是有沒有看著自己在幹嘛。
喬喬:
可是你不是說觀察者是不解釋?
莫子:
你要消化信念,你就不解釋,但是我們現在是要傳遞訊息,然後你就看著自己去解釋,看著自己去解釋,就是你選擇,所有事情,變成你有選擇權,所謂自由就是對生命有絕對的選擇權,那我選擇解釋給別人聽,這是我的選擇。
觀察著自己每一分每一秒發生的狀況
喬喬:
所以不是那種完全不能跟別人解釋喔?所以解釋也可以保有觀察者?還是有觀察者一定要不解釋?
莫子:
不是,解釋也可以保有觀察者,就是你站在玩家的角度去看你自己進行所有的事情,你每一個起心動念,然後去跟人家講的時候,你看到你的念頭是怎麼跑得,然後你看到你怎麼去跟人家講,跟人家講得同時,你也看得出對方有什麼反應,你也看到對方的反應之後,你有什麼想法,這每一個片段你都在看得清清楚楚,你不會lose掉任何一個環節。
你從一開始的起心動念,然後到互相往來的這個訊息,在訊息當中會有什麼進一步延伸的想法,到結束每一個片段你都在看著。其實我們對生命就是,你能不能看著所有的事情發生,當你能目睹所有細節發生,甚至目睹自己有情緒或沒有情緒,有什麼情緒等等……..,其實這都不是重點,情緒真的不是重點,而是那個觀察,就是你可以觀察著自己每一分、每一秒發生的狀況。
喬喬:
我看好像我們很多觀眾,都覺得要有觀察者角度就是不解釋,就都不要跟別人解釋。
莫子:
不解釋是用來生出這個觀察者的角度,而不是沒有觀察者的角度之下,然後你不斷的解釋,你會迷失在那個解釋裡面,而沒有辦法找回你的觀察者的角度,所以要不解釋。但是我們是傳遞這個不解釋的訊息,必須要去解釋,這時候我是站在觀察者的角度去傳遞訊息,而不是不解釋。如果我不解釋,不解釋當然是處在觀察者的角度,那就沒有訊息的傳遞了!
喬喬:
對啊,就是如果我們真的要不解釋的話,那喬喬可能就帶莫子一起去某個地方躲起來,不解釋了,就是不是不跟別人解釋喔,就是不解釋,對一切現象都不解釋。
那有人問說,不解釋嘛,那意思就是生活就繼續過下去,那我就是看著生活,我砍柴還是砍柴,看著自己砍柴,教育小孩還是照樣教育,還是要打小孩,打完就不解釋,就不用想說要不要教育、要不要打,打就打、罵人就罵人,就反正就是不解釋嘛?
莫子:
這種情形是一種很理想的狀況,其實一般很難做到,你打完的那一刹那,你不會去延伸嗎?你不會去想說,啊!剛剛不應該打他,或者你想說,怎麼這樣子,然後一直怎樣,害我這麼生氣怎樣,你腦袋會一直延伸這些東西,你能不解釋嗎?
就是我們講是這樣講,我做什麼,我就做什麼,做完我就不解釋,這只是一種想法,這是一種小我的想法,事實上根本做不到,就是當我沉溺在那個遊戲裡面、行為的時候,很難跳出來說,我沉溺了一下,然後我馬上就不沉溺了,然後就在故事外,不可能的,這只是我們一種理想的想法。
最好的狀態就是我們儘量少去運用很多的思維在行為上,然後並且在某一些片段不需要解釋的時候,我們就可以徹底放下不解釋,這樣才是比較容易的。
最重要的是轉化,而不是去學習什麼東西
喬喬:
那剛剛講到打小孩,打是一個動作,一個遊戲內的故事,就是教育小孩是一種遊戲劇情嘛,那站在觀察者角度會去做遊戲劇情裡的動作嗎?打小孩這個動作?這兩個是衝突的嗎?還是不衝突?
莫子:
其實遊戲裡面一切都跟外面無關,都跟那給觀察者是沒有關係的,都可以去做,但是我們會騙自己說,其實這都沒關係,然後做也沒關係。只是讓自己沉溺在故事裡面,而失去了觀察者。這只小我的一種技倆,小我最容易讓自己沉溺在故事裡面,而迷失掉觀察者,因為它不需要觀察者,一有觀察者,小我是會被消融,它不要被消融,然後它會告訴自己說,其實沒關係,做什麼都沒關係,只要保持觀察者就好了,就去做,就去做了之後,其實就沒有了觀察者。然後自己又騙自己說,其實我有觀察者。
喬喬:
就像有些人為了證明自己就是神,神做什麼都沒關係啊,只要保持觀察者就好啦,我要打人就打人,要殺人就殺人,這就是小我的技倆。
莫子:
沒錯啊,所以一開始我們要練習觀察者的角度,還是儘量不要動用比較很深入故事的情緒作為為原則,因為你一旦很深入,你很難跳出來以觀察者的角度去看待這一切,我很生氣的打小孩的時候,你看著自己很生氣嗎?其實沒有,你真的就很生氣的在打,你迷失在那個情境裡面了,然後打完之後呢,哎~沒關係,反正我只要保持著觀察者就好…..
喬喬:
那也不管小孩哭啊,也不管他的心情啦,反正我就是在教育他,我不用管啦,就不解釋就好,打完就不解釋(…喬喬演出呼應前面莫子的話…)
莫子:
所以其實你就是騙自己去為所欲為,其實也離開了那個觀察者的角度。上次餐敍的時候,我有稍微帶到說,我們最重要的是轉化,而不是去學習什麼東西。所謂的轉化的意思,就是從我們用小我、用人物的角度去看待世界,轉化成使用觀察者的角度,在看待世界,但這一開始會有點困難,所以這個轉化,必須是能夠轉得過去的。就是你能夠開始有一點點感覺跑出來,那這就是一個開始,然後並且一直加深這觀察者的角度,才能夠真正的轉化過去,不然我們所說的修行啊、靈修啊、提升啊,其實那些都只是在安慰自己而已,這是一種安慰劑,然後我們一直告訴自己,我越來越好,越來越有愛,越來越揚升,越來越棒了,遲早我就會開悟,這純粹就只是一種安慰自己的想法,事實上自己也知道,這樣下去好像也沒有什麼進步,也沒有辦法。
一直在故事裡面,我們要跳出故事其實是有困難的,就是我們必須建立那個觀察者的角度,我們沒有建立出觀察者的角度,我們沒有把我們的觀察者鞏固,我們是跳不出遊戲的,所以必須要在這個過程當中,必須要轉化,如果我們沒有去建立出我們的觀察者的角度,其實我們只是這個社會、世界的傀儡,我們也只是我們小我的傀儡而已,我們被整個框架、整個制度、整個矩陣,然後被操控,我們也被我們自己的小我操控,我們就理所當然認為其實我是自由的,然後我想幹嘛就幹嘛,其實那個想幹嘛,都是社會機制所感染,所形成的那個小我的作用,我想幹嘛就幹嘛,其實並沒有,那麼想幹嘛,都是一種機械反應,就是你遇到什麼事,你很自然就會這樣做,為什麼自然會這樣做?因為社會告訴你的,父母告訴你的,然後以前灌輸進來的。
我現在吃飯要小聲一點,不能太怎樣,為什麼呢?我不想被人家看不起,我想讓人家認為我是一個高貴的人,然後你認為這是你想做什麼就做什麼,其實那只是一套機制,你完全被卡在這個機制裡面,我要孝順父母、我要當偶像明星、當藝人,我想這些就是我想做的?不是,是你被那個機制操縱之後的反應,你認為那是理所當然,其實你只是被操控的傀儡,你沒有真正跳出來變觀察者,一切其實只是一個機械性的傀儡。
怎樣才會有觀察者角度的兩種方式
莫子:
你認為所有事情理所當然,我想要這樣、我想要那樣,其實根本就不是,那不是你真正想要的,那是被灌輸進來的,被編好的一些程式、設定,然後你就按照這些程式去反應這樣,你就變成一個社會期待的人、父母期待的人、誰期待的人,你就去做著那個,就用這個人物,去過了你的一生,然後符合這個整個機制,然後就結束。這一切都是被控制,傀儡!完全是一個傀儡,當你沒有跳出來變成觀察者去看待整個生命的時候,其實你是沒有自由,你是不自由,只是你連不自由都不知道,這個就是更不自由。
講到觀察者,那到底怎樣才會有觀察者,有兩種方式,一種方式是我們直接去回頭看自己的那個覺察,這個我們之前有講過,去覺察自己的覺察,這是一種方式。我們談如何建立觀察者的角度,其實跟開悟這是同步的,就當你掉回你的那個覺察的時候,你用覺察的生活的時候,其實你就有了那個觀察者的角度,這個跟開悟就是完全一致的,所以覺察你的覺察,這是一種方式。
另外一種方式是,當你去感官,去覺察外面的感官,眼耳鼻舌身的感官,甚至有另外一層對能量的感官等等,這些感官…..看到的感官、被感官的這個現象,然後你知道自己正在看著這個感官,那這種方式就是一種。但是通常我們使用感官的時候,比如我們在看時間、看東西,我們就會很自然的把注意力丟到那個外界去,丟到我們所觀察那個事情或者現象去,這時候我們就迷失掉在覺察的那個立足點,所以很難借由感官去返回來去站在那個覺察。
除非一直提醒自己,但是一直提醒自己又變成你就失去觀察的那個東西,那這時候你又失去掉那個感官,所以就沒有真正看著感官而又站在覺察的這個地方,這個講起來比較不容易去理解。意思就是你要站在你覺察的這個立足點,去看待你所感官的事物,這樣的一個過程,有一種比較容易發生的過程,其實它是一個奧秘。
開啟氣機與觀察者之密切關係
莫子:
我們之前影片為什麼要讓大家去開啟氣機,為什麼要讓大家身體左右晃,開啟氣機,搖一搖,這樣有什麼意義?其實跟觀察者有很密切關係,我現在跟大家講解這個事情,你讓身體左右晃,你就會觀察到你自己在晃,你覺察著自己在晃,因為這個晃並不是我自己用身體,去用我的運動神經,用我的肌肉去動的,而是它自己在動,所以這時候你很自然的會保持一種觀察的狀態,去觀察著身體在動欸,因為你不會覺得身體是我,你會覺得是它,為什麼?因為它自己在動,我動的時候,我會覺得是我,那當它自己動的時候,我不會覺得那是我,我覺得是它,身體它在動,它在動了耶…..
我的身體那就是一個它,而不是我在動,而是它。當你覺得是它的時候,你就成為了一個觀察的角度。我看著它在動,所以你看著自己在搖晃的時候,其實你就是在使用觀察者角度在看待這個事情,大家有沒有開始有點這種感覺,這樣講了之後就有點明白,其實你就在用觀察者角度在看待自己。
我前後晃,身體前後晃了耶,好好玩喔,誰在看著身體前後晃?我啊,我看著它在晃啊,沒錯,我在看著它在晃,那個我是誰?就是觀察,觀察看著身體在晃,而不是我在晃,我沒有在晃,我沒有晃它,是它在晃。
以前我們一直會把身體當成是我,但是當我們去做這個氣機開啟之後,我們就不再把身體那麼死的當成是我,因為它自己會動啊,怎麼會是我?我看著它在動啊。當我看成它在動的時候,它就不是我,它就是它,它在動。
所以這時候你很自然就用觀察者的角度在看這個,但是這時候還不夠深入,還能更深入的是,當我慢慢看著身體,它在動的時候,我慢慢感覺到能量的流動,我不看身體了,我的注意力去觀察著能量,去觀察著氣,這時候氣是一種無形的東西,它是一種沒有辦法去物質化的現象。那我就完全脫離物質化,當我的覺察去覺察著一件非物質現象的時候,我就已經存活在非物質的狀態下,就是我正在觀察著一個非物質的現象,而且是無法定義的東西,我可以把它定義成氣,可以定義成能量,但是那只是兩個名詞而已,完全無形無象,完全沒辦法去給予一個明確的定義,那個定義也是很虛幻的,這時候我對定義其實抓得沒那麼緊,那我正在觀察著一個空,一個虛無的東西,這時候我很容易就站在徹底的觀察者角度去看待這一切。
因為我看得對象是一個沒有對象,所以當我覺察我的能量的時候,我很自然就站在觀察者角度,所以開啟氣機,觀察自己的能量,這個就變成產生觀察者角度很好的一個媒介,這個之前沒有跟大家講的那麼深入,只教大家如何開啟氣機,如何產生能量,為的就是慢慢讓大家更深入之後,能夠真正落實到建立觀察者的角度,就無形中把這個觀察者的角度建立出來。
另外講到能量,比如說貼著我們的貼片,你會一開始注意到貼片,然後你注意到你的松果體有點感覺,慢慢你連松果體你都不會抓得那麼死的時候,你注意感覺頭裡面有能量,然後慢慢連頭這個意思,也沒有去很專注在上面的時候,你只專注在能量,那麼你一樣觀察到一個沒有定義的東西,這時候你還是很自然的就用觀察者的角度在看待這一切,所以為什麼可能有些人貼了,就會覺得很容易有觀察者的角度,因為你正觀察著一個沒有辦法定義的一個存在,一個空無的現象。當你觀察著一個空無現象的時候,你那個觀察者的角度會特別強烈,所以建立觀察者的角度,觀察能量是一個非常好的方式,在這一集跟大家分享這個部分。
這個東西建立起來之後,慢慢就可以轉化你的生命,你就慢慢能夠從一個被控制的傀儡,往玩家的方向走,這個就是我們要分享給大家的。
喬喬:
好,拜拜~❤ 拜拜~❤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以上內容摘錄自雙生紫焰YouTube頻道的第79集影片
想了解更多, 請點擊以下影片連結:79:生命的終極模式!觀察者模式!觀察者角度是玩家,人物角度是被玩的對象,要無限顯化、要開悟回家,都需要觀察者視角,活入觀察者模式以前我們人生只是魁儡,活入祂就找回生命主控權,成為超級玩家!|雙生紫焰
-
作者文章
- 抱歉,回覆主題必需先登入。